美村教會是1972年由門諾會中部教會聯合開拓,當時是委託宋大衛協助台中區的開拓工作。從林森路教會會友潘德仁的住宅開是聚會,1972年8月開幕。1973年1月購得台中優良南巷,即是現址。1973年4月獻堂。
創設日期:1972年8月27日
創設者:宋大衛牧師
開拓者:中部五間教會聯合
獻堂日期:1973年4月29日
歷任傳教者:
第一任:宋大衛牧師(1972年至 1976年)
第二任:翁啟恩牧師(1975年至 1978 年)
第三任:石賢哲牧師(1978年至 2012年)
1985年至1986年間安約翰牧師協助聖工一年
第四任:郭淵蘭傳道與劉春峰傳道(2012年至今)
沿革
1971年的聯會年會中,決定在台北和台中區各再開拓一間教會,宋大衛牧師受託協助開拓台中區的教會開拓聖工。台中區的五間教會(林森路教會、西屯、大雅、南屯、和平)遂積極尋找合適的地點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,中區的同工決定選擇於美村路附近的新社區,作為開拓教會的地點,並由五間教會的傳教者及教會代表組成籌備委員會,以進行開拓教會工作。
1972年夏天羅樂道牧師和林華山牧師在美村附近開始做社區訪問,並於林森路教會潘德仁執事府上開始聚會。進而於1972年8月27日舉行開幕暨宋大衛牧師就任首任牧師典禮。開設後,於每週日下午借用潘執事的家庭,舉行主日崇拜,初始人數並不多,且借用私人住宅非長久之計,故教會的購堂籌備委員會積極尋找合適的地點。
1972年末,籌備委員林森路教會的盧光作牧師、楊銘洲長老、潘德仁執事及宋大衛牧師等,在聯會傳道委員會的補助和向美國總會貸款 5000美元,上帝帶領下購得優良南巷 62號兩層樓住宅為禮拜堂(現地政整編改為公正路212號),於1973年4月29日舉行獻堂典禮。
由開拓至1976年均由宣教士宋大衛牧師擔任牧者。1975年翁啟恩牧師接任牧養工作,並於1978年在美村教會封立牧師。之後,翁牧師欲前往美國深造,教會另覓傳教者。
1978年教會委員陳淑靜長老(惠明盲校校長)突破性的介紹一位盲人傳教師──石賢哲前來美村教會,也揭開了台灣教會歷史接納盲人牧者的第一頁。1981年由聯會主席溫宏給牧師為其封立為牧師。
教會蒙上帝祝福信主人數加增,教會活動增加,於1981年加蓋三樓,稍微舒緩空間不足的問題,之後 1989年再將一樓騎樓部分打通,使禮拜空間增加。在石牧師牧養期間,主日學、青年會、姐妹會、社區媽媽教室與盲人團契都相當活躍,常有喜樂的見證在美村之中。
石牧師於2012年從美村盡程退休,忠心只在美村教會服事上帝、牧養羊群,共 34年,信仰影響為信徒典範,真正「不憑眼見,只靠信心仰望那位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上帝」。在石牧師的特質下牧養的美村展現出美村教會的氣質──和諧中有喜樂,樸實中有成熟,不重視外貌的虛華,不以愛表現為服事的動機,處處反應出門諾會「重視信仰的流露,就在生活中」的信仰表達。
2012年 10月接任石牧師的是郭淵蘭傳道,在前人努力墊好的基礎上,與教會成員一同傳承美村的基督信仰價值,並尋求上帝心意,如何在傳承中、突破原先的限制、邁向更新,落實基督的大使命。
教會重要聖工
美村教會是以基督為中心,並向社區作好鄰舍的教會,歷年來有許多的聖工,此處僅記錄重要和特色的事工。
盲人團契:1989年成立第一個台灣盲人團契,歌聲的團契,每次聚會後自然地沿路唱著優美的詩歌,水準之上的合聲分享給社區朋友。2010年後許多盲人北上工作而停辦。
主日學:成員主要是會友的孩子,以及透過擔任中正國小老師的會友邀請學生加入,也曾結合教會辦的社區兒童合唱團於主日禮拜時獻詩。後受到台灣少子化影響,學生減少,除了會友的孩子外,邀請會友的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參加。
青年:青年團契的成員以會友的子弟和朋友們為主,多年默契良好,近年成長為社青,聚會內容也比以往增加查經的分量,追求靈性的成熟。
姐妹會:社區媽媽教室:社區合唱班、插花研習,不定期舉辦社區講座,內容包含親職講座、醫學保健、環保講座、兩性溝通等。
社區歌唱班:與社區連結,和里辦公室協辦社區歌唱班,讓社區朋友有機會走入教會。
兒童英文班:曾邀請外籍基督徒老師教導,以期增加主日學學生並傳揚福音。2013 年郭淵蘭傳道重新開設兒童英文班,親自教學(教英文外也教信仰生活),以必須參加兒童主日學為前提,免學費教導學生英文,本會主日學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。